新竹名產

米粉
新竹米粉又可區分為「水粉」和「炊粉」兩種。其中被稱為水粉、形狀粗短的粗米粉才是米粉的原型,最常見到的作法是與肉類熬煮成米粉湯。而今日比較廣為人知的是稱為炊粉的細米粉,是先壓製成細絲之後以蒸籠蒸熟,再經過風乾以便利保存。新竹地區在稻作收穫季節過後的10月到12月間盛吹東北季風,由於此時期降雨量少、風勢強適合曬米粉,也是出產的米粉品質最好的季節。

貢丸
摃丸俗寫白字貢丸為豬肉製做的一種肉丸,在中國南部的福建,廣東,台灣及香港都有此食品。在台灣以新竹出產的最為有名,在廣東和香港等地亦非常普遍。在香港,貢丸是指有香菇碎粒的豬肉丸,而沒有香菇的只稱為豬肉丸。

新埔粄條
客家人的粄在過去,客家先民飽受戰亂、匪禍和飢荒之苦而被迫遷徙,顛沛流離長途跋涉之後,每遷居一地,又得在艱難的環境條件下重建家園,生活必須絕對的節儉和勤勞。由於生鮮食品不容易取得和長久保藏,於是再加工食品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飲食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。對於客家人來說,除了日常生活食用的米飯、粥品以外,客家人也和其他中國南方的居民一樣,藉用米的物質特點製作出較耐久藏的「粄」,而「粄」類食品在客家飲食當中,十分的受到重視。所謂「粄」也就是福佬人所說的「粿」。客家人把米加水磨成漿,再壓去水分所得到的米粉,叫做「粄粢」,而用米粉製作成的各種糕點食品稱為「粄」。而我們只要稍加比較,便會發現「粄」類食品在實質上,和中國北方人用小麥麵團製作各式各樣的點心、麵食,其實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在客家的米粉製品裡除了「米茲粑」最具有代表性又廣受歡迎以外,還有各式粄類食品,像是紅粄、鹹粄、甜粄、發粄、艾粄、蘿蔔粄、新丁粄、菜包、米篩目、粄條等,花式非常的繁多。

新埔水梨
新竹縣新埔鎮水梨的生產面積約370公頃,分佈於南平、北平、大平窩、旱坑、照門、九芎湖,於民國60年間從日本引進高接梨之花苞嫁接技術以來,新埔水梨陸續開發出的品種有豐水梨、幸水梨、新興梨、4029(蜜雪梨)、秋水梨、黃金梨、台中一號(福來梨)、台中二號(晶圓梨)、台中三號(晶翠梨)...等,由於品質、風味、糖度、肉質皆優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